台灣小劇場從80年代末期解嚴以降,至今近40年。這40年以來,在政治解嚴的氣氛底下,各式小劇場身體能量洴發。「神鬼人間道 ── 台灣劇場未來式」計畫的核心主題之一,就是從身體出發,希冀透過與不同文化的文本對話,找到新的小劇場動能。
2023年盛夏,「神鬼人間道:台灣劇場未來式」計畫先後於身聲劇場、EX-亞洲劇團與阮劇團,完成《銀河鐵道之夜》、 《普羅米修斯》和《基隆七號房慘案歌》三個作品的文本轉化與階段性呈現。每一場次的觀眾就作品本身乃至於計畫核心的「小劇場的精神」與「演員訓練」,都展開了真誠而熱烈的對話和思辨。
這段期間,「小劇場」三個字引出多重的理解、詮釋和想像,一來可能源於個人的參與經驗和距離,二來則是緣於客觀情境確實已然改變;它召喚我們突破原先僅串連三團共學激盪、在美學上突進的設定,進而於2023年12月辦理「神鬼人間道:小劇場——蔓生.變形.連結」論壇。
「神鬼人間道:小劇場——蔓生.變形.連結」論壇從四個面向切入,分別為:議題一「以身為度,神鬼人間道的小劇場體現」、議題二「不只是身體:小劇場的多重視域」、議題三「台灣劇場未來式的眾聲喧嘩」(世界咖啡館刑事)與議題四「神鬼人間道的下一哩路」。
2023年盛夏,「神鬼人間道:台灣劇場未來式」計畫先後於身聲劇場、EX-亞洲劇團與阮劇團,完成《銀河鐵道之夜》、 《普羅米修斯》和《基隆七號房慘案歌》三個作品的文本轉化與階段性呈現。每一場次的觀眾就作品本身乃至於計畫核心的「小劇場的精神」與「演員訓練」,都展開了真誠而熱烈的對話和思辨。
這段期間,「小劇場」三個字引出多重的理解、詮釋和想像,一來可能源於個人的參與經驗和距離,二來則是緣於客觀情境確實已然改變;它召喚我們突破原先僅串連三團共學激盪、在美學上突進的設定,進而於2023年12月辦理「神鬼人間道:小劇場——蔓生.變形.連結」論壇。
「神鬼人間道:小劇場——蔓生.變形.連結」論壇從四個面向切入,分別為:議題一「以身為度,神鬼人間道的小劇場體現」、議題二「不只是身體:小劇場的多重視域」、議題三「台灣劇場未來式的眾聲喧嘩」(世界咖啡館刑事)與議題四「神鬼人間道的下一哩路」。
台灣劇場界的多元身體訓練、與時俱進的表演形式從何而來?
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,小劇場身體能量迸發,數種訓練方法自不同區域引進台灣,迄今已逾40年,在這些訓練方法中,或有脈絡相承,或是各自獨立,或是交織牽連,形成大大小小、長長短短、疏密錯落的星團。
台灣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于善祿,以他長年對台灣劇場發展脈絡的梳理,製作了身體表演訓練的星系圖,這張「施工中」的星圖除了訓練方法外,更包含了時間、空間、人物等多維座標的生態系輪廓。
在這場活動中,我們邀請了戲劇策展人汪俊彥,以這份星圖為棋,與于善祿對弈,展開對台灣身體表演訓練的討論,同時期待參與者踴躍提出您的看法,讓台灣劇場界身體表演訓練的「星圖」系譜更加完善。
對談人介紹
- 于善祿|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
現職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、出版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文明及劇場文化史、當代華文戲 劇、臺灣劇場文化史、文藝批評理論、戲劇評論等。著有《波瓦軍械庫: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》、《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》、《當代華文戲劇漫談》;總審訂《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》。LULUSHARP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yushanlu,已發表現場觀劇紀錄及戲劇評論上千篇。
- 汪俊彥|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
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。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學士、戲劇研究所碩士,康乃爾 大學劇場藝術博士。開設文化研究、跨領域人文、華語劇場與文化批評等課程。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、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獎學金、傅爾布萊特留學獎學金等。研究領域為臺灣當代劇場與文化翻譯,長期關注認識論與美學間的關係,近年著重華語全球表演的跨領域呈現。長期擔任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人,並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人、決審委員。
論壇議程
主持人及與談人
論壇前導活動
⚝「今夜不占卜——身體訓練.星圖對話」線上講座
台灣劇場界的多元身體訓練、與時俱進的表演形式從何而來?
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,小劇場身體能量迸發,數種訓練方法自不同區域引進台灣,迄今已逾40年,在這些訓練方法中,或有脈絡相承,或是各自獨立,或是交織牽連,形成大大小小、長長短短、疏密錯落的星團。
台灣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于善祿,以他長年對台灣劇場發展脈絡的梳理,製作了身體表演訓練的星系圖,這張「施工中」的星圖除了訓練方法外,更包含了時間、空間、人物等多維座標的生態系輪廓。
在這場活動中,我們邀請了戲劇策展人汪俊彥,以這份星圖為棋,與于善祿對弈,展開對台灣身體表演訓練的討論,同時期待參與者踴躍提出您的看法,讓台灣劇場界身體表演訓練的「星圖」系譜更加完善。
對談人介紹
- 于善祿|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
現職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、出版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文明及劇場文化史、當代華文戲 劇、臺灣劇場文化史、文藝批評理論、戲劇評論等。著有《波瓦軍械庫: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》、《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》、《當代華文戲劇漫談》;總審訂《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》。LULUSHARP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yushanlu,已發表現場觀劇紀錄及戲劇評論上千篇。
- 汪俊彥|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
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。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學士、戲劇研究所碩士,康乃爾 大學劇場藝術博士。開設文化研究、跨領域人文、華語劇場與文化批評等課程。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、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獎學金、傅爾布萊特留學獎學金等。研究領域為臺灣當代劇場與文化翻譯,長期關注認識論與美學間的關係,近年著重華語全球表演的跨領域呈現。長期擔任表演藝術評論台評論人,並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人、決審委員。